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类脂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保护作用
内毒素血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制备具有广泛交叉性和保护性的单克隆抗体是对抗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类脂A(lipid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结构极为保守,因而制备抗lipidA单抗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将lipidA包被在明尼苏达沙门氏菌粗糙突变株Re595表面作为免疫原,脾脏内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抗,并对......
作者:黄宁;李洵;阎蓉华;郑澄渝;潘小玲 刊期: 1999- 05
-
老龄人群血浆IL-1活性和T细胞功能的随龄变化
以620例一汽集团离退休及在职男性职工为研究对象,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及IL-1活性,研究血浆IL-1活性和T细胞功能的随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
作者:刘睿智;郭中钰;杨广民;李晓萌;李峰;赵雪俭;陈善明;全邦兴;张羽 刊期: 1999- 05
-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单核细胞ADCC效应变化关系的研究
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与人民健康紧密相关的疾病,许多变态反应参与的疾病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而病原微生物感染呼吸道后引起免疫功能发生变化较早的是单核/巨噬细胞,它除对病原体有非特异吞噬作用外,尚有特异性杀伤功能,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作用.本文通过了解呼吸道急、慢性感染不同阶段单核细胞AD......
作者:黄瑾;王秀丽;林树青 刊期: 1999- 05
-
谷氨酰胺对氟尿嘧啶诱导的大鼠小肠结构及其饮食量变化的影响
肠道尤其小肠是放疗和化疗药物的敏感组织,常造成患者出现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成为放、化疗疗程的一个限制因素.为寻找一种能减轻肠道化疗损伤的营养物,本实验观察了谷氨酰胺对氟尿嘧啶化疗大鼠小肠结构和饮食量等的影响.......
作者:董红林;杨晶;单罢安;蔡军伟;梁海清;徐刚;吴定标 刊期: 1999- 05
-
丹参、泽泻、茯苓和茯苓皮对小鼠腹膜淋巴孔的影响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促腹水转归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腹膜淋巴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途径.新的研究已经指出,药物可改变腹膜淋巴孔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为此,我们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中,筛选常用,且代表不同中医辨证治疗的药物进行研究,以揭示中医中药促腹水转归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继承;丁伟勇;沈毅;石元和;钟海玲;俞寿民;吕志连 刊期: 1999- 05
-
胎盘/脐带血的采集方法比较
......
作者:陈蓓;陈运贤;彭爱华 刊期: 1999- 05
-
心肌细胞分离术
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在不断得到改进.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不断调整分离程序及方法[1~3].但要得到高产量,有持久(>2h)兴奋性和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尤其是我们在整体或离体心脏复制各种疾病模型(缺血,心肌肥大等),要在单心肌细胞功能方面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时.胶原酶消化分离出的心肌细胞在产量及活力方面受胶原酶,缓冲液成分,pH,温度,灌流量及消化时间的影响[3,4].......
作者:陈吉球 刊期: 1999- 05
动态资讯
- 1 脂多糖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影响
- 2 肾移植排斥反应时机体止血功能的变化
- 3 肝门阻断和再开放对兔胰腺功能的影响
- 4 CA3区过表达3 R-tau或4 R-tau混合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
- 5 PCSK9介导脂质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6 ICU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临床观察
- 7 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8 肿瘤干细胞与胶质瘤细胞起源
- 9 血管生成及其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0 尾加压素II介导卵圆细胞增殖的机制探讨
- 11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PKD1-HDAC5-VEGF通路促进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
- 12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 13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与坏死样凋亡
- 14 PTEN、 VEGF、 COX-2与JAK2 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血管新生
- 15
-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bcrp、mdr-1、mrp-1和lrp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 17 重组人β-防御素-2基因在昆虫细胞的转染表达
- 18 miR-145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19 骨钙素调节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 20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ET、CGRP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