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TNFR-Fc减轻LPS所致小鼠ALI炎症反应损伤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TNFR-Fc)能否有效下调炎症反应而减轻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肺组织破坏.方法:小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TNFR-Fc+LPS组和对照组.气管内滴入LPS复制ALI小鼠模型,TNFR-Fc组在滴入LPS前24h腹膜腔注射TNFR-Fc(0.4mg/kg),在滴入LPS后2h收集标本,检测肺湿/干重、肺泡蛋白含量与肺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
作者:袁伟锋;李理;徐虹;黄文杰 刊期: 2011- 12
-
神经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分泌及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胶原分泌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探讨NGF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s-T6)经不同浓度NGF作用24h后,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通过倒置显微镜、吖啶橙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NGF作用HSCs24h后培养上清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
作者:舒建昌;朱海燕;吕霞;何雅军;陈莲香;叶国荣 刊期: 2011- 12
-
Treg/Th17失衡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比例,并探讨Treg/Th17失衡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8月入住我院ICU的脓毒症患者70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4例)、重症脓毒症组(21例)和脓毒症休克组(15例).第1d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比例及CD......
作者:吴铁军;张丽娜;亢翠翠 刊期: 2011- 12
-
MMP3在早期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下骨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情况,为阐述其在骨关节炎致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并切断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病理检查验证造模成功后,采用q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从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全面分析软骨下骨MMP3的表达情况.结果:(1)术后1周,软骨......
作者:张荣凯;方航;卢华定;陈郁鲜;宋炎成;曾春;赵庆;蔡道章 刊期: 2011- 12
-
轴索损伤在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不同发病时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轴索损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不同发病时期EAE大鼠进行HE染色判断炎症损害,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磷酸化tau蛋白,了解轴索急性损伤及反复发病后的神经变性情况.结果:急性组大鼠脊髓组织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弥散分布,在炎症细胞区内有大量β-AP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变性标志物tau蛋白只有少量沉积;瘫痪组大鼠......
作者:董梅;袁宏宇;刘瑞春;郭力;檀国军;吴红然 刊期: 2011- 12
-
小鼠止血带休克后肾组织ACE/ACE2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止血带休克(TS)后,不同时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肾脏的表达变化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探讨ACE/ACE2表达失衡在TS后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小鼠TS模型,Westernblotting测肢体缺血再灌注后12h内肾组织ACE和ACE2蛋白的表达;利用化学比色方法测定血清和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制作肾病......
作者:王建军;杨秀红;邓巍;王银环;刘英超;耿菲;王建辉;秦川;张连元 刊期: 2011- 12
-
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高危HPV-DNA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度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LCT)联合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效度.方法:对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来我院行体检的19~65岁的6521名女性采用LCT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以及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进行18种高危HPV基因亚型检测.对上述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对检测均阴性者依其意愿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LCT阳性(≥......
作者:王泽曼;陈玉;郑建鹏 刊期: 2011- 12
-
放射性肝损伤的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离、鉴定及验证SD肝硬化大鼠肝脏放疗前后血清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探讨可能用于检测及监控放射性肝损伤的早期生物学指标.方法:8只健康成年SD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连续6周,建立肝硬化模型后随机分组,每组4只,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大鼠(CCl4组)未给予放疗,实验组大鼠(CCl4+放疗组)行半肝照射,单次剂量15Gy.6h后分别提取2组大鼠的血清总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李晓梅;姜玉华;张在云;孔德晓;孙殿水;于晓明;孙洪强 刊期: 2011- 12
-
钠尿肽C型受体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
钠尿肽家族(natriureticpeptides,NPs)主要包括心房钠尿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脑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和C型钠尿肽(C-typenatriureticpeptide,CNP)3类,新发现的还有曼巴蛇钠尿肽、尿扩张素及在澳大利亚大班蛇毒液中的一类钠尿肽样肽类[1].......
作者:徐娜娜;黄山英;柳子墨;贺红;胡琴 刊期: 2011- 12
-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分离策略的研究进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为恶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并广泛应用于恶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移植治疗,其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对恶性疾病的治疗及防止移植后疾病复发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随之而发生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
作者:罗浩;柯丹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转录因子Slug对肝癌肿瘤干细胞特性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 2 动态观察过敏原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从急性炎症到慢性重塑的发展
-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素表达及细胞表型改变的作用
- 4 动脉粥样硬化中CARHSP1基因的表达对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凋亡及免疫因子的影响
- 5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的研究进展
- 6 乙醇对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E1的诱导
- 7 15-脂氧合酶在缺氧诱导的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性改变中的作用
- 8 小胶质细胞体外吞噬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炎症因子的研究
- 9 核因子-κ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潜在意义
- 10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E-钙依赖性黏附素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 11 高盐饮食对Dahl盐敏感大鼠肾小管上皮向间质转化和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 12 低浓度11,12-EET预处置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11,12-EET含量的影响
- 13 ox-LDL诱导巨噬细胞TNF-α的时序表达
- 14 促炎症细胞因子在缺血性神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及神经细胞保护策略
- 15 MNU诱导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过程中视网膜VEGF表达的变化
- 16 山楂对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 17 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检测
- 1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
- 19 Flk-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
- 20 miR-630通过靶向MTDH抑制乳腺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