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胆囊结石患者肝细胞LDL受体活性的变化

    目的:研究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活性改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运用[125I]-LDL结合法,对比检测了胆囊结石患者及无胆囊结石对照组各20例的肝细胞LDLR活性。结果:①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LDLR的Bmax均较对照组高,以<50岁年龄组显著[(378.3±6.3)μg/gvs(286.6±8.3)μg/g......

    作者:刘嘉林;肖路加;郭雅 刊期: 2001- 04

  • 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1个月大鼠脑组织学改变,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光镜下可见脑水肿、脑软化、白质脱髓鞘,透射电镜下见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神经纤维脱髓鞘,血脑屏障受......

    作者:陈国荣;徐正;毛孙忠;方周溪;李安乐 刊期: 2001- 04

  • 米非司酮对人脐静脉平滑肌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脐静脉平滑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影响。方法:将有终止妊娠指征的中孕病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10)与对照组(n=5)。米非司酮组在水囊引产术前6h服用米非司酮150mg,对照组只行水囊引产术。胎盘娩出后,即取脐带组织制备样品。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脐静脉平滑肌组织的ER与PR,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用阳性单位(PU)值表示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程度。结果:ER、......

    作者:王自能;卢凤昕;黎清 刊期: 2001- 04

  • 整合素与心血管疾病

    细胞-细胞之间以及细胞-细胞外基质蛋白之间的正常粘附是细胞生长,分化以及迁移的基础,负责细胞内、外信号的传递,也是心血管系统所有组成成分维持功能正常的前提条件。因此,粘附功能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为止,总共有6个粘附分子家族,整合素(integrin)是细胞表面介导细胞-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的粘附分子之一,与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是细胞信息传递的一个......

    作者:王华;斯琴 刊期: 2001- 04

  • 转化生长因子—β族信号转导与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族细胞因子包括TGF-β类、骨成形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类、活素(activin)类、抑素(inhibin)类、苗勒氏抑制物(mullerianinhibitorysubstance)及结节物(nodal),胶质细胞源性促神经因子(glial-derivedneurotropi......

    作者:张平 刊期: 2001- 04

  • 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1HSV1-TK基因定义、分子结构HSV1-TK基因即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herpessimplexvirus-Itypethymidinekinasegene,HSV1-TK),早在1979年就有人克隆了HSV1-TK基因序列[1],基因转录部分约1300个核苷酸,蛋白质编码区长为1128个核苷酸,编码376个密码子,基因中没有内含子,其转录起始部(mRNA5'端)有1......

    作者:何祥梁 刊期: 2001- 04

  • 细胞质膜微囊-微囊蛋白及其相关信号分子

    信号转导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这种信号转导过程主要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而究竟是在生物膜的什么部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细胞质膜微囊(caveolae,cle)和微囊蛋白(caveolin,cln)的发现为研究信号转导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验方法的不断成熟从而能够大量获取cle这一特异性质膜以及对其包被蛋白质cln认识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cle是细胞信号转......

    作者:姚康;徐标 刊期: 2001- 04

  • 打孔双玻片法联合培养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体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分析

    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领域虽已经构建出较为理想的内皮-平滑肌体外联合培养模型并已得到初步应用[1],此模型具有极大的成功性,接近体内生理条件。然而此模型必须要有专门的设备制作特别的器具,即使购买,也价格不菲。在一般条件的实验室,难以开展此项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利用上述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借鉴其他改良模型的长处[2],构建一个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易于在一般实验室应用的简易联合培养模型——打孔双玻片......

    作者:常青;唐海兰;黄华梅 刊期: 2001- 04

  • 鼠须替代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

    建立一种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常规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梗塞体积不恒定、成功率低,虽经改进采用覆以聚乙烯醇的尼龙线,成功率仍不超过60%,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尼龙线缺乏一定硬度致使进线深度不够而导致模型失败[1]。因此,寻找一种内在性质均一,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栓线是提高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功率的关......

    作者:曹霞;曹秉振 刊期: 2001-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