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第10期文章
  • 低剂量照射增强化疗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目前,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多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强化疗的毒副作用,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有时危及患者生命.为了寻求一种低毒高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低剂量全身照射和低剂量化疗药物相结合的新方案,在小鼠白血病模型上获得了满意效果,并对疗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治疗方案:通过不同照射剂量和不同给药方案的探索,证明正常615小鼠s.c.接种106L615白血病......

    作者:褚建新;刘卫霞;赵钧铭;丁顺利;胡小莉 刊期: 2000- 10

  • 5-氟脲嘧啶及丝裂霉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BGc-823的相互作用

    目的:体外观察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及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合用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BGc-823)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果.结果:两种药单独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抑制率fa)也增加;5-Fu用在细胞株SGc-7901时其中效浓度Dm(μmol/L)为196.32,而MMc的Dm为0.77......

    作者:段红;张俊文;汤为学;沈宜;邓华瑜;唐俐 刊期: 2000- 10

  • 早期胃癌预后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术后再发死亡例的预后因素,我们选用了术后再发死亡例与术后无复发的生存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对比分析,寻找临床病理学的哪些因素以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或过表达与死亡例有其相关性.方法:日本富山县立中央病院过去16年间(1974~1990)的早期胃癌切除例共704例,其中术后再发死亡有34例(4.8%).为探讨临床病理学变化的预后意义,抽出与死亡例在年龄(±5岁......

    作者:金晓明;松井一裕;孙宇;赵瑞波;张朋旗;北川正信 刊期: 2000- 10

  • IL2/IL2R系统介导重组IL2-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高表达IL2R的恶性血液病细胞

    恶性血液病的靶向杀伤治疗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利用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导向传递重组细胞因子-毒素融合蛋白,以达到特异性杀伤高表达相应细胞因子受体恶性血液病细胞的新策略标志着肿瘤导向杀伤研究的新进展之一.......

    作者:奚永志 刊期: 2000- 10

  • 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抑制和分化诱导作用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和方法:原癌基因c-myc广泛存在于各型白血病细胞,在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中表达高.其表达水平随细胞的增殖而增加,随细胞的分化成熟而下降.HL60细胞在不同的诱导剂作用下可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如:DMSO、RA等可诱导其向粒细胞方向分化;TPA、1,25-(OH)2VitaminD3、DCA等可诱导其向单核/巨噬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王松梅;单易非;高红阳;张宝春 刊期: 2000- 10

  • 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诱导抗核抗体生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其重要特征是血清中出现以抗双链DNA(dsDAN)、抗Sm等为主的致病性抗核抗体(ANA).阐明抗dsDNA和抗Sm抗体生成的机制,对了解SLE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虽然多种假说来解释ANA生成的机理,但许多证据提示是抗原驱动ANA生成.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哺乳类动物dsDNA、组蛋白、核小体等核成分并不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启动生成的激发原迄今不明.......

    作者:吴厚生;李金柱;卢琳;郭玲;奚华国;王美英 刊期: 2000- 10

  • 细胞分化停滞是肿瘤形成的本质

    肿瘤的本质问题一直是科学界不断探讨的问题.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充分阐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针对性地提出肿瘤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阐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课题.笔者长期以来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后颇受启发,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并提出了一种解释癌变分子机制的新假说,以供思考.......

    作者:方细堂 刊期: 2000- 10

  • 儿童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53例初治和复发儿童AL及30例对照组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结果:儿童AL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及点突变为28.30%(15/33例),对照组未发现缺失及突变.ALL组p16基因纯合子缺失为35.00%(14/40......

    作者:蒋俊煌;郭瑞官;沈建箴;杨月玲;陈志哲 刊期: 2000- 10

  • EBV-LMP1通过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活化CyclinD1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EBV-LMP1促进细胞增殖,参与EBV相关疾病致瘤的分子机制和EBV-LMP1通过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活化细胞周期重要正性调节因子CyclinD1表达的机制.方法:利用已建株的,LMP1表达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严密调控的pTet-on-LMP1-HNE2稳定鼻咽癌细胞系,用强力霉素诱导LMP1的表达,Westernblotting从蛋白质水平分析LMP1诱导CyclinD1表达......

    作者:赵晓荣;殷莉群;邓琳;唐敏;LEO M.Lee;邓锡云;陶德定;龚建平;曹亚 刊期: 2000- 10

  • 中效原理在顺铂、足叶乙甙对人肺癌细胞株(PAa)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中效原理观察顺铂、足叶乙甙配伍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株(PA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随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按中效方程式计算出单用时,中效浓度DDP为9.87μmol/mL,VP-16为33.53μmol/mL;合用时,中效浓度为4.22μmol/mL,两药各自所需浓度分别是DDP为0.96μmol/mL,VP-16为3......

    作者:沈宜;汤为学;段红;唐俐 刊期: 20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