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2、TXA2及ET-1的影响
本实验应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化学比色、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观察缺氧和/或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前列腺环素(PGI2)、血检素A2(TXA2)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性脑血管扩张反应中的作用.实验用新生Wistar大鼠,取双侧大脑皮层组织进行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细胞长成单层后,传代,鉴定,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谷氨酸组;③缺氧组;......
作者:范有明;高钰琪 刊期: 2000- 10
-
肝复康对高脂血症和脂肪肝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被众多学者所公认.同时,它亦是引起脂肪肝等老年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中药的调脂作用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已取得很大进展.......
作者:贾玉杰;王颖;姜妙娜 刊期: 2000- 10
-
失血性休克对脾脏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脾脏不但是一个免疫器官,也是一个贮血器官,含血管和血小板均十分丰富,那么脾脏在TXA2和PGI2的代谢中肯定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脾脏在休克时TXA2和PGI2代谢的调节作用不得而知,为此我们观察了失血性休克及切脾加失血性休克对脾脏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脾脏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周其全;陈玉魁;高丽菊;李宜成 刊期: 2000- 10
-
壳聚糖和中药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壳聚糖和中药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壳聚糖加中药丹参、首乌及牛膝),以肝脏的脂质含量为衡量指标,观察其预防效果,同时测定肝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结果: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
作者:蒋莉;戚晓红;吴翠贞 刊期: 2000- 10
-
山莨菪碱对肝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anisodamine,简称654-2)对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损伤体外培养的SD乳鼠肝细胞为模型.用654-2处理损伤组.观察正常对照组、TAA组、654-2组肝细胞的活性,培养液中LDH、SOD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654-2组肝细胞活性及培养液中SOD(26.03±0.43Nu/mL)、NO(827.......
作者:朱丽;李跃华;吴翠贞 刊期: 2000- 10
-
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活化后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AICD)是机体调控免疫反应、防止其过度活化的一种主要机制.研究表明,活化后的T细胞表达DR4、DR5的水平增高,对TRAIL诱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DC是机体内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刺激处女、记忆T细胞活化.......
作者:刘书逊;曹雪涛;于益芝 刊期: 2000- 10
-
含ITIM的新型膜蛋白分子LLIR及其跨膜缺失突变体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其部分功能需要通过膜受体来介导,研究DCs表面的受体是了解抗原提呈功能机制的途径之一.研究得较早的与DCs功能相关的膜表面分子有DEC-205和MMR,这两个分子都是Ⅰ型跨膜蛋白,胞外含有数个C型lectin结构域,对于DCs摄取抗原的功能很重要.另外,也有带lectin结构域的Ⅱ型跨膜分子被发现,如CLEC-1、CLEC-2......
作者:黄欣;袁正隆;张明徽;陈国友;章卫平;于益芝;曹雪涛 刊期: 2000- 10
-
急性重症胆管炎对家兔胸髓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胆管炎对家兔胸骨髓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影响.方法:10只新西兰纯种雄性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对照组和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组,应用NADPH组织化学法研究家兔胸髓(T2-T12)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作者:张敏;张连巍;丁春华;杨思禹;扬天祝 刊期: 2000- 10
-
1,25(OH)2D3及其类似物对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增殖分化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受体(VDR)及其靶基因p21在1,25(OH)2D3及其类似物调节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DR反义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用Lipofectamine法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株(VDRasl~6),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瞬时转染报告基因技术分别检测VDRas3细胞内源性VDR蛋白的表达情况......
作者:陈玉霞;刘宇健;宋亮年 刊期: 2000- 10
-
失血性休克对脾脏TNF和IL-6生成的影响及氧合液复苏对其的逆转作用
目的:脾脏是体内大的免疫器官,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但脾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很少引起人们重视.为了探讨脾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作者观察了失血性休克对脾脏TNF和IL-6生成的影响及氧合液复苏的调节作用.......
作者:周其全;陈玉魁;高丽菊;李宜成 刊期: 2000- 10
动态资讯
- 1 生物钟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 2 成年大鼠骨骼肌干细胞的制备与新型培养方法
- 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表达骨桥蛋白的影响
- 4 心脑舒通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VEGF、VEGFR2 mRNA表达的影响
- 5 肥大细胞脱颗粒信号的自我放大机制
- 6 人参皂苷Re对球囊损伤所致大鼠血管内膜增生及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 7 不同浓度H2 O2激活的损伤与保护通路的博弈决定了其在心肌缺血/复灌过程中的双重作用
- 8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 9 奥曲肽对 LPS 处理的 A549细胞代谢的影响
- 10 LPS作用下的乳鼠心肌细胞HO-1的表达与作用
- 11 山莨菪碱对肝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 12 前列腺素EP3受体激动剂诱导发热及其机制初探
- 13 持续CO2气腹环境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4 Tau 的病理性修饰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15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细胞系中RUNX3蛋白表达及定位研究
- 16 自噬抑制增强白藜芦醇对人软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诱导
- 17 小檗碱对人肺癌细胞株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单核细胞分泌TNF-α水平变化及胺碘酮对其影响的研究
- 19 NO对新生大鼠下丘脑钙激活钾通道的直接激活作用
- 20 p62参与柳氮磺吡啶抑制NF-κB信号途径和诱导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