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HMGN2:一个新的免疫活性分子(研究综述)
我们应用微量琼脂糖弥散抗菌检测法、制备性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从人LAK细胞和子宫颈黏液中分离鉴定出一个抗菌多肽,经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质谱分析、全长cDNA克隆和免疫印迹等证明为HMGN2.......
作者:黄宁;冯云;吴琦;李成梁;王伯瑶 刊期: 2005- 08
-
外源性热原引起机体发热的机理研究进展
外源性热原是人非肠道医用制品--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等--的一个重要安全性监控指标.能否改进其检测方法,更快速、有效地检测其超标如否,同样依赖于对这些外源性热原如何导致机体发热的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就近些年来有关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国内对热原检测方法的研究有新的发展.......
作者:谭德讲;杜颖;任珺;李冠民 刊期: 2005- 08
-
朱氏降糖丸降血糖、降血脂、活血祛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朱氏降糖丸的降血糖、降血脂、活血祛瘀的药效作用.方法:取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为空白对照组(即正常鼠),糖尿病病理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0.2mL/只),朱氏降糖丸低、中、高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动物.朱氏降糖丸给药剂量为:低剂量组1.2g·kg-1,中剂量组1.8g·kg-1,高剂量组:2.4g·kg-1.上述药物均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混悬液,灌胃给药,每日灌胃1次.除空白......
作者:于兰英 刊期: 2005- 08
-
桂皮醛对人体表微循环及局部温度相关变化的影响
目的:桂皮醛是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全油的75%-90%.肉桂辛、甘,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本研究观察肉桂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桂皮醛对人体表血流、体表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年龄在20-50岁间健康自愿者30人的体表微循环和局部温度进行观察.......
作者:李萍;刘欣;梁代英;王芳;盛巡 刊期: 2005- 08
-
内毒素休克大鼠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人参二醇组皂苷的影响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探讨内毒素引起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同时对比观察了人参二醇组皂苷(PDS)与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Contro1)组,内毒素休克(LPS)组,地塞米松(LPS+Dex,2mg/kg)组,人参二醇组皂苷低剂量(LPS+PDSL,22.5mg/kg)组,中剂量(LPS+PDSM,45.0mg/kg)组和高剂量(LPS+PDSH,90.0......
作者:孙连坤;王志 刊期: 2005- 08
-
脂氧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游离钙浓度变化及活性氧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炎症反应的及时消退是炎症治疗的重要环节.脂氧素对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相关基因有显著的负性调节作用,是体内重要的内源性脂质促炎症消退介质.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为巨噬细胞活化的重要第二信使.但脂氧素对巨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了解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细胞内钙离子特异性荧光探针Fluo3-AM和活性氧特异性荧光探针DCFH-DA同时标记小鼠巨噬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同时动......
作者:金胜威;张力;叶笃筠;吴萍;周晓燕;姚尚龙 刊期: 2005- 08
-
养心草胶囊调脂作用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养心草胶囊调血脂的作用,评价该药凋血脂作用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发成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新药提供一定的科学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组大鼠为正常组,不做处理;2-6组大鼠给高脂乳剂灌胃10d,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后,分别设:高脂模型对照组、山楂精降脂片阳性对照组、养心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第11d起,各组动物上午继续给高脂乳剂,下午高脂模型对照组给饮用......
作者:刘雪梅;吴符火;黄启福 刊期: 2005- 08
-
复方丹参滴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细菌内毒素(LPS)所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建立脂多糖损伤模型(以10mg/L的LPS培养液作为损伤浓度培养细胞12h),按分组分别把不同浓度的丹参滴丸(1g/L、0.5g/L、0.25g/L、0.1g/L)于损伤前、损伤后加入,分别进行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1)......
作者:王东霞;王孝铭;许晶兰;盛鸿颖 刊期: 2005- 08
-
实验药物对猴局部脑缺血实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借助血管介入导管将自体血栓送入食蟹猴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其血管,制作脑缺血模型,在介入手术前后所使用的多种药物,均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因此,值得分析研究.......
作者:李遇诗;楮夫江;冯飞玲 刊期: 2005- 08
-
双黄连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NF-κB信号通道靶分子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双黄连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方法:用双黄连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及形态学法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细胞脱氧酶的活性,用SandwichELISA法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免疫细胞技术,检测NF-κB活性及胞浆内IκB含量.......
作者:李绚;阎蓉华;罗照田;吴琦;贺荣华;王伯瑶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Q的研究进展
- 2 IL4R基因和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
- 3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川芎嗪的影响
- 4 病理生理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施与思考
- 5 急性肺损伤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和蛋白质C的变化
- 6 麝香保心丸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和原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
- 7 血管紧张素 II 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调控过氧化氢酶的表达及促进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 8 钙激活性氯离子通道与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
- 9 人胚胎肝脏褪黑素受体的鉴定
- 10 高血压患者肾蒂小动脉外膜组织学观察研究
- 11 病例结合的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与反馈
- 12 锝标记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对兔早期股静脉血栓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 13 健康人和T-ALL患者BCL11 B-3'UTR miRNA结合位点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情况
- 14 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后 tPA、PAI-1表达变化
- 15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6 小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及功能评价
- 17 p110δ突变失活的 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的建立
- 18 CD34抗体包被支架预防兔损伤动脉支架内狭窄
- 19 沉默FoxM1通过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
- 20 雌激素减轻失血性休克器官损伤的作用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