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硫化氢保护被 ATP 损伤的 PC12细胞
目的:观察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胞内Ca2+浓度([Ca2+]i)及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硫化氢神经保护作用的嘌呤信号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高分化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细胞24h后ATP处理;(3)NaHS+ATP组:NaHS预先孵育30min后再用ATP处理,并......
作者:马洁;沈慧;王璐;宋景贵;韩亚州;李东亮 刊期: 2015- 07
-
脂多糖结合蛋白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挑选ICU的患者共80名,患者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阴性对照组)、脓毒症存活组和脓毒症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进入ICU后24h内采集血清样本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另挑选1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各组样本血清LB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浓度;并以APACHEⅡ......
作者:焦京;蒋宇;高敏;王念;杨明施;肖献忠 刊期: 2015- 07
-
miR-134调控人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
目的:探讨微小RNA-134(miR-134)在人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iR-NA芯片筛选A549/CDDP和A549细胞差异表达miRNA,应用real-timePCR验证miR-134的表达。将miR-134模拟物和抑制物分别转染A549/CDDP和A549细胞,应用MTT法检测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Westernblot技术检测miR-134对叉头框蛋白M1(FOX......
作者:俞万钧;汪一萍;李纪鹏;王华英 刊期: 2015- 07
-
梓醇对 OB-OC 共育体系中 OB、OC 活性及 OB ERα、βmRNA 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梓醇在成骨-破骨共育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B)增殖、OB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破骨细胞(OC)活性及OB雌激素受体(ER)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水平阐释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取1d和5dSD大鼠分离培养OB和OC,并建立OB-OC共育体系;在共育体系中,用MTT法检测低浓度(0.05、0.1、0.5、1mg/L)、中浓度(2、5、10mg/L)和高浓......
作者:赖满香;杨丽;张荣华 刊期: 2015- 07
-
CXCR4启动子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目的:构建CXCR4启动子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CRAd-CXCR4-GFP,探究CRAd-CXCR4-GFP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方法:PCR法扩增人CXCR4-E1A基因并克隆至穿梭质粒pDC316-GFP,将骨架质粒pBHG-lox-E1,3Cre和重组质粒pDC316-CXCR4-GFP共转染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CRAd-CXCR4-GFP并扩增,扩增后进行PCR鉴定和腺病毒滴度......
作者:李龙光;李书华;王红艳;龙捷;谢晓斌;张雅洁 刊期: 2015- 07
-
VEGF/bFGF 复合多肽疫苗对雌性小鼠的毒性及其生殖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多肽疫苗(VEGF/bFGFcomplexpeptidevaccine,VBP3)对雌性小鼠的毒性及其生殖的影响。方法: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VBP3蛋白,将纯化获得的VBP3免疫雌性BALB/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监测亲本小鼠体重,测定亲本小鼠脏器重量并对小鼠脏器......
作者:翁锐强;潘磊;彭卉彤;吕成定;邓宁 刊期: 2015- 07
-
应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淘选大鼠 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活性拮抗肽与初步鉴定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淘选与大鼠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鉴定其与CCR5的结合能力。方法: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查得大鼠CCR5第一、二胞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的线性短肽作为淘选的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7肽文库进行3~4轮淘选,用ELISA法鉴定所选肽与靶分子的结合,并测定其与浓度的关系。结果:与CCR5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的短肽序列......
作者:刘思雪;胡梅;叶小研;黄花荣;钟英强 刊期: 2015- 07
-
MADPH 氧化酶抑制剂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刺激下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实验,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阴性对照,用不同浓度(50、100和200mg/L)AOPP-HSA共同孵育8h后,利用5-氯甲基二乙酸荧光素标记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的细胞渗出数量反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研究不同浓度AOPP-HSA对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张瑛;夏学颖;王春筱;王晓红;邹和群 刊期: 2015- 07
-
清胰汤Ⅱ号冲剂对急性胰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清胰汤Ⅱ号冲剂(QYT)对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C57BL/6小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3组。AP组和AP+QYT组首先经腹腔注射雨蛙肽(50μg/kg)及脂多糖(10mg/kg)复制重症AP模型,AP组小鼠给予饮用水灌胃,AP+QYT组给予QYT灌胃;正常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及饮用水灌胃。于末次注药后3h麻......
作者:李敏;林思思;沈利;张瑞琴;兑丹华;李永渝 刊期: 2015- 07
-
氧化应激激活 JNK-MAPK 参与波动性高血糖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血糖引起糖尿病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稳定高血糖组、波动高血糖组和胰岛素组。采用链脲佐菌素65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波动高血糖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速效胰岛素,并错时给予葡萄糖,造成1d中血糖浓度大幅度波动,12周内波动高血糖组每天血糖波动模式相似,且HbA1c与稳定高血糖组无显著差异。12周后取血和肝脏组织,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
作者:李素娟;金可可;赵亚萍;王鹏;赵文玺;高凯旋;杨文娟;王加林;吴德平 刊期: 2015- 07
动态资讯
- 1 实验性ARDS大鼠小肠Gq/11蛋白的动态变化
- 2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HMGB1和 JNK 表达的影响
- 3 锶矿泉水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
- 4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临床诊断方法的研究
- 5 SIRT6对小鼠米色脂肪细胞适应性产热功能的影响
- 6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 7 葛根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 8 Seipin基因缺陷对小鼠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9 电刺激VSA对致热原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10 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瞬时外向钾通道蛋白Kv4.2和 Kv4.3低表达促进肾交感神经兴奋性
- 11 DAB2IP 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 HFE蛋白与遗传性血色病
- 13 转录因子Egr-1及其在肺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14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 15 牛磺酸治疗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 16 中药槲芪散及槲寄生总碱、多糖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研究
- 17 MM-1基因不参与儿童颅内室管膜瘤c-myc原癌基因高度表达
- 18 细胞内的氧化还原感受器蛋白与氧化还原信号转导
- 19 融合蛋白anti-HER2-ScFv-GFP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靶向结合乳腺癌细胞的功能分析
- 20 细胞凋亡与多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