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二氯醋酸钠提高胶质母细胞瘤 U25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目的:探讨二氯醋酸钠(sodiumdichloroacetateacid,DCA)预处理对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随机分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DCA组、高能X射线照射未经DCA预处理组(IR组)和高能X射线照射经DCA预处理组(DIR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HE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oxyg......
作者:罗铭;陈舒;薛卫平;刘宜敏;何明亮;刘安民 刊期: 2015- 08
-
液晶/聚氨酯复合基底影响 rBM SCs 成骨分化的研究
目的:模拟体内组织弹性微环境,构建液晶(OPC/PU)复合基底,探究复合基底弹性模量及液晶相区尺寸对大鼠骨髓间充值干细胞(r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调节复合膜中液晶含量,制备不同弹性模量的液晶复合基底。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复合基底表面液晶相区结构;万能测试仪测量复合基底弹性模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BMSCs的铺展、极化和骨架排列;CCK-8法检测rBMSCs的增殖速率;real-t......
作者:陈洋;谭睿哲;查振刚;吴昊;张嘉晴;曾戎;屠美 刊期: 2015- 08
-
siRNA 介导的 nestin 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巢蛋白(nestin)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靶向沉默食管癌ECA109细胞内源性nestin基因后,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nestin基因的干扰效率及细胞内MMP2、MMP9、VEGF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control-siR......
作者:王华川;温剑虎 刊期: 2015- 08
-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 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表达Ikaros的3种亚型(IK1、IK2和IK6);采用CCK-8法分析表达不同亚型后SKOV3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IK1和IK2能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结果表明......
作者:贺立彩;陈尚;朱真锋;干军;虞慧敏 刊期: 2015- 08
-
姜黄素通过多种通路诱导上呼吸道和消化道肿瘤细胞凋亡
姜黄素是一种从印度咖喱粉分离出的天然混合物,几个世纪之前已经开始作为多种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近年来发现姜黄素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潜在利用价值。Amin等发现姜黄素诱导上呼吸道和消化道肿瘤细胞凋亡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如p73的诱导、p-AKT和Bcl-2的抑制。姜黄素处理过的头颈部和肺癌细胞系诱导产生p53和相关蛋白p73。p73显性失活可使细胞免受姜黄素诱导的凋亡,然而用shRNA沉默p53......
作者:周晗 刊期: 2015- 08
-
miR-19a和miR-92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功能及其信号通路分析
目的:利用微小RNA(microR,miRNA)种子序列的反义寡核苷酸研究miR-19a和miR-92a簇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功能及其信号通路分析。方法:实验分为miR-19a种子序列反义寡核苷酸(t-antimiR-19a)组、miR-92a种子序列反义寡核苷酸(t-antimiR-92a)组、随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集落形成情况;Transwel......
作者:丰茂晓;古春明;钊;李天夫;赵与渔;梁伟鹏;王瑞瑞;费嘉 刊期: 2015- 08
-
丹参提取物促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以及丹参提取物低(10mg?kg-1?d-1)、中(20mg?kg-1?d-1)、高(40mg?kg-1?d-1)剂量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组,各组大鼠数量均为8只。丹参提取物各治疗组给予上述对应的各药物剂量灌胃给药,模型......
作者:刘暖;杨雷;毛秉豫;徐国昌;叶松山 刊期: 2015- 08
-
黄芩苷对惊厥持续状态幼年大鼠海马GFAP 和 NF-κB 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幼年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tatusconvulsion,SC)后脑组织海马中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并探讨黄芩苷(baicalin,BC)对三者的影响。方法:将195只19日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惊厥持续状态组(SC组)和黄芩苷预处理组(BC......
作者:周朱瑛;陈秀丽;李光乾 刊期: 2015- 08
-
不同药物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健侧睾丸的远期影响
目的:观察牛磺酸、丹血通(丹参联合血栓通)和灯盏花素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健侧睾丸的远期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比较3种药物对抗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4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牛磺酸单次和连续给药组、丹血通单次和连续给药组以及灯盏花素单次和连续给药组,每组8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720°,2h)。于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右侧睾丸及附睾,检测睾丸......
作者:杨洁;张建华;吕晓晓;杨斐;裘磊;简洁;揭芳;张金萍 刊期: 2015- 08
-
miR-21通过靶向 FasL 基因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中miR-21对FasL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miR-21模拟物(miR-21mimics)、miR-21抑制物(miR-21inhibitor)以及阴性对照(scramble)瞬时转染到U251细胞中,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构建FasL3’UTR双萤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
作者:张华;郭文涛 刊期: 2015- 08
动态资讯
- 1 整合素与心血管疾病
- 2 Notch信号在脂多糖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作用
- 3 全麻/控制性降压手术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4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entraxin-3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 6 肝细胞膜apoCIII受体的研究进展
- 7 Jagged1调控STAT3信号通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
- 8 应激相关的热休克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 9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诱导 NCI-H292细胞产生 MUC5AC 的分子机制
- 10 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抑制和分化诱导作用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 11 小鼠胰岛体外培养及格列吡嗪促胰岛素分泌实验
- 1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与冠心病的关系
- 13 硫化氢通过KDR/mTOR/miR-640/HIF1 A途径促进血管新生
- 14 透明质酸酶在弓形虫重组融合抗原ROP2-P30基因免疫中的免疫增强作用
- 15 部份背根切断对备用根尾侧段脊髓Ⅱ板层trkC表达的影响
- 16 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17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18 人参皂苷Re对球囊损伤所致大鼠血管内膜增生及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 19 肠道微生物群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 20 产前应激对子代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