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8年第09期

HBV PC区和BCP区变异与Peg-IFNα-2b疗效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

汪波;刘艳艳;李家斌

关键词:前核心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区,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突变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核心区(PC区)G1896A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A1762T/G1764A突变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应答的关系及相关变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48周Peg-IFNα-2b治疗并随访24周.PCR扩增每位患者第0周和第72周HBV PC和BCP区并测序分析突变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第0、4、8、12、24、36、48、60和72周HBsAg、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的DNA水平.结果:共14例患者检测为野生型(20.29%),55例患者检测为突变型(79.71%).野生型较突变型HBeAg基线水平更高(P=0.024).患者基线和72周时野生型、PC突变型、BCP突变型和PC+BCP突变型所占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P=0.004).野生型、PC突变型、BCP突变型和PC+BCP突变型患者在72周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联合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区和BCP区突变对HBeAg阳性B/C基因型CHB患者Peg-IFNα-2b治疗应答无明显影响,但治疗前后各突变所占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