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7年第02期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新靶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霍清;任维;韩静

关键词: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记忆
摘要: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恐惧会使个体对潜在的危险和伤害刺激保持警觉,从而提高生存能力,但是当个体对这些潜在的危险过度应答时,便会对身心功能造成伤害。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个体因为经历或目睹对生命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从而导致系列精神症状并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持久的反应。 PTSD的发生通常与严重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力性人身攻击等有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欧洲和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约为8.2%[1]。在我国,汶川大地震后,亲历人群中有12.4%患上PTSD [2],灾后1年普查,发现经历地震的儿童及青少年中有8.6%患上PTSD [3]。1/3以上的PTSD患者因为疾病的慢性化而终生不愈,超过1/2的PTSD患者常伴有抑郁、酒精依赖、药物滥用、各种焦虑性障碍及其它精神障碍等, PTSD 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1]。 PTSD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对它的研究和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