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急性缺血缺氧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6基因的表达研究
柏干荣;陆松敏;武凡;李伟文;刘建仓;李萍
关键词:缺血缺氧, 大鼠, 肠上皮, 细胞线粒体, 失血性休克, 急性缺血, 基因表达, 上皮细胞, 引物, 能量代谢, 肠线粒体, 琼脂糖凝胶电泳,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功能, 动物,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损害, 平均动脉压, 紫外测定, 重要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缺氧大鼠线粒体ATPase6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引起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通过失血性休克大鼠造成急性缺血缺氧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按Wigger法放血至平均动脉压5.33 kPa,维持低血压2 h,造成急性缺血缺氧,分别于失血性休克后2 h、3 h、5 h 活杀动物.(2) 肠线粒体ATPase6基因表达测定:活杀动物后取回肠5 cm,制备肠上皮细胞悬液 ,并将细胞数调至1×109/L,用异腈酸胍盐酸盐法提取细胞总RNA.紫外测定RNA纯度和含量,并进行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以鉴定其完整性.RT-PCR法使用宝灵曼试剂盒.上游引物:5' -AAACGAATAACCCTTGAGAATC-3' ,下游引物:5' -TGGTGGGTCATTATGTGTTATC-3', 特异扩增715 bp大鼠线粒体ATPase6cDNA片段.(β-actin作对照).PCR反应体系为50 μL ,包括10 μL cDNA,2 μL上游引物,2 μL下游引物,5 μL 10 ×Taq酶 buffer,4 μL dNTP,3.6 μL MgCl2,22 μL DEPC水.扩增条件:95℃变性40 s,55℃退火30 s ,72℃延伸36 s,30个循环后,再在72℃下延伸9 min.扩增产物行电泳照像分析.PCR 产物为715 bp.结果:大鼠肠线粒体ATPase6mRNA在急性缺血缺氧后2 h 表达显著减少,并随休克加重而加重.讨论:能量代谢降低是线粒体损伤的重要指标.线粒体重要功能是氧化磷酸化,即底物被呼吸酶氧化,并与之相偶联的磷酸化酶系统从而释放ATP,推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ATPas e6基因是编码ATP合成的F1F0-ATPase复合物的一部分,因此,研究ATPase6基因改变在能量代谢的改变中是十分重要.我们的研究发现:失血性休克晚期,ATPase6基因表达减弱,与在失血性休克缺血缺氧时F1F0-ATPase早期升高,晚期降低,质子转运下降,ATP缺乏是一致的.我们在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 ATPase6基因测序研究中发现缺血缺氧时存在硷基突变及编码氨基酸的改变,进而影响F1F0-ATPase蛋白的功能和ATP的合成.故失血性休克后,如何保护线粒体功能,尽早改善缺血缺氧是救治的关键.结论:失血性休克后线粒体ATPase6基因表达在肠道损害中起一定作用,其产生与休克后急性缺血缺氧有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