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第11期

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变化的研究

李伟文;陆松敏;武凡;柏干荣;刘建仓;李萍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上皮细胞, 线粒体形态, 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细胞线粒体, 呼吸功能, 对照组, 缺血缺氧, 肠上皮, 三羧酸循环, 体密度, 面密度, 体比表面, 细胞损伤, 平均直径, 空泡形成, 基质, 合成, 定量分析, 电子传递
摘要:目的:定量分析大鼠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探讨失 血性 休克缺血缺氧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2 h和5 h组,采用计量电镜法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 态,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 呼吸功能。 结果:失血性休克2 h,线粒体平均截面周长、长径、平均直 径及其面密度、体密度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4%、27%、25%、26%、44%,失血性休克5 h,平均 截面面积、周长、长径、短径、平均直径及其面密度、体密度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00%、45% 、45%、50%、45%、47%、122%,嵴和基质破坏明显。休克2 h组线粒体比表面与正常组比较 下降14 %。 休克5 h组线粒体比表面和数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32%、24%。休克2 h、5 h 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变,休克5 h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比 对 照组减少32%。 结论和讨论: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发 生显著改变。对休克大鼠肠线粒 体形态学改变的定量分析表明,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线粒体形态主要改变是,线粒体截面 积、周长、长径、短径、平均直径、面密度、体密度、比表面显著增加,数密度下降。定量 说明休克缺血缺氧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发展较快。休克2 h后,线粒体膜尚完整,部分 线 粒体嵴紊乱,有髓样小体、小空泡形成。休克5 h后,线粒体显著肿胀,嵴不规则、溶解、 断裂和消失,在有嵴存在的线粒体,嵴内腔扩大较2 h重,可见较大空泡形成。休克5 h线粒 体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变化是功能改变的基础,体视学方法准确反映了休克时线粒体形态变 化过程。 呼吸控制率是表达线粒体功能灵敏的指标。休克2 h后,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已开始下降, 至休克5 h已下降32%,说明线粒体状态已明显改变,合成ATP能力下降。线粒体为细胞能量 代谢的重要细胞器,三羧酸循环位于基质内,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的部位在内膜,两者 紧 密相连。线粒体的结构与其呼吸功能及能量合成功能密切相关。嵴和基质的破坏,引起线粒 体三羧酸循环破坏,电子传递受阻,氧摄取困难,加上基质内pH改变,ATP合成酶数量减少 ,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线粒体合成ATP的功能。线粒体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是细胞损伤早累及的细胞器之一,是细胞保护的重点。保护 线粒体,消除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可减轻细胞损伤。预防休克后肠屏障功能破坏对继发的 脓毒血症、MODS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