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卢青军;陆松敏;刘建仓;李萍;柏干荣;李伟文
关键词:温度, 海水浸泡, 火器伤,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血液动力学, 存活时间, 平均动脉压, 股动脉插管, 存活率, 心肌收缩功能, 峰值, 四道生理记录仪, 能量转换器, 机体, 体温降低, 损伤, 水中浸泡, 输液, 时间最短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收缩功能及变化特点.方法: Wistar大鼠30只,体重(280±25) g.随机分为:15℃海水浸泡组、21℃海水浸泡组和31℃海水浸泡组.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应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左侧股动脉插管用于放血和观察股动脉平均动脉压.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接能量转换器和RM-6200四道生理记录仪.左侧股动脉放血,10 min内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50 mmHg,维持30 min后放入不同温度海水中浸泡,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dp/dt/max、左室收缩压(LVSP)的变化及大鼠的存活时间.结果:1. 15℃海水浸泡组大鼠存活时间短,入水后90 min大鼠存活率仅为50%,显著低于21℃海水浸泡组和31℃海水浸泡组(P<0.01).31℃海水浸泡组4 h 存活率为40%,21℃海水浸泡组4 h存活率为75%,两组间存活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 2.休克后大鼠股动脉MAP显著下降(与伤前比P<0.01),入水后5-30 min显著升高(与休克时比P<0.0 1).入水后10 min MAP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在入水1 h前各组间MAP无显著差别,入水 1 h后21℃海水浸泡组MAP显著高于15℃海水浸泡组和13℃海水浸泡组(P<0.01),同时3 1℃海水浸泡组MAP亦显著高于15℃海水浸泡组(P<0.05).3.休克后大鼠HR显著下降 (与伤前比P<0.0 1),入水后有所增快,入水后10 min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入水1 h后15℃海水浸泡组H R显著低于21℃海水浸泡组和31℃海水浸泡组(P<0.05),入水后31℃海水浸泡组HR急剧增快, 在入水后10 min、30 min、1 h显著高于15℃海水浸泡组和21℃海水浸泡组.但在入水后2 h 31℃海水浸泡组HR快速下降,显著低于21℃海水浸泡组.4.入水早即刻各组±dp/dt/max 显著升高(与休克时比P<0.01),入水后10 minHR达到峰值.15℃海水浸泡组±dp/dt/max随即急剧下降,在入水30 min以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31℃海水浸泡组±dp/dt/max在入水1 h以前显著高于21℃海水浸泡组,在入水2 h以后显著低于21℃海水浸泡组. 5.入水即刻各组LVSP显著升高(与休克时比P<0.01).入水后10 min LVSP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入水1 h后15℃海水浸泡组L VSP显著低于其他两组,31℃海水浸泡组在入水3 h后LVSP显著低于21℃海水浸泡组.结论: 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可以极大地影响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和血液动力学,低温(15℃)海水浸泡可能与机体热量的过分散发,导致体温降低,引起心肌兴奋、传导能力的迅速下降,从而使心肌动力学下降,降低了存活时间.较高温度(31℃)的海水浸泡加重了能量的消耗,造成机体能量供给的衰竭,从而使心肌动力学指标逐渐恶化.认为21℃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和存活时间影响较小.三种不同温度海水浸泡比较 ,说明低温和高温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损伤更为严重.21℃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比15℃的冬季海水浸泡和31℃的夏季海水浸泡损伤较轻.但21℃海水浸泡造成了机体血液动力学的下降,必须注意复温和注意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防止心衰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