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第10期

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微循环的变化

牛春雨;刘艳凯;赵自刚;樊贵;张静

关键词:重度失血性休克, 大鼠肠系膜, 淋巴微循环, 放血, 对照组, 低血压, 休克早期, 微淋巴管, 收缩频率, 发生发展, 观察指标, 收缩性, 口径,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观察, 微循环变化, 指数, 雄性大鼠, 相互关系, 显微电视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的观察,探讨淋巴微循环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揭示淋巴微循环和休克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均分为四组:(1)轻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依次快速放血至血压12.00、10.70、9.33、8.00、6.67、5.33 kPa各维持10 min,共60 min;(2)中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快速放血至10.70 kPa,维持低血压30 min,然后再放血至5.33 kPa,维持30 min;(3)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一次性快速放血至血压5.33 kPa,维持低血压60 min;(4)对照组:进行与各休克组大鼠同样的手术,但不放血.应用显微电视录像设备和大鼠活体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技术,对各组大鼠放血前、后肠系膜微淋巴管(ML)各收缩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L.D-Index)、收缩频率及静态口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放血后,ML各收缩性指数急剧下降,收缩频率明显减慢,静态口径缩小,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轻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同时,除IndexⅡ和L.D-Index50、60 min外,其它指标均低于中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中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各观察指标,在休克早期与休克前及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自30 min起,显著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轻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而轻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放血后,除IndexⅡ和微淋巴管静态口径短暂降低外,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轻度失血性休克和中度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淋巴微循环无明显变化,而重度失血性休克和中度失血性休克后期有明显的淋巴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