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边缘区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梗死边缘区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花黄色素注射液(2.5mg?kg-1?d-1)3d、7d、14d,末次给药24h后称取体重处死,测心指数;观察心电图的变化;Masson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7d组和1......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5- 10
-
激活TRPV1上调UCP2改善血管内皮线粒体功能即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线粒体活性氧(ROS)导致的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解偶联蛋白2(UCP2)具有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的作用。辣椒素激活TRPV1上调UCP2可以改善代谢相关的血管功能损害。但其是否能通过改善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不清楚。方法:ApoE-/-、TRPV1-/-/ApoE-/-和UCP2-/-......
作者:熊诗强;马丽群;王沛坚;高鹏;黎黎;杨涛;路宗师;崔元廷;刘道燕;祝之明 刊期: 2015- 10
-
miR-130 a通过调控PPAR-γ的表达参与Ang II的促纤维化效应
目的:探讨miR-130a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诱导心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埋植AngII微渗泵制备小鼠心室重塑模型,超声心动检测小鼠心功能;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分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在埋植AngII微渗泵的小鼠心肌组织以及AngII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iR-130a表达上调。LN......
作者:李丽;张城林;吴立玲 刊期: 2015- 10
-
IQGAP1信号通路在肺炎衣原体感染促进血管新生中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IQGAP1信号通路在C.pn感染促进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及结果:微管腔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与其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EC)的迁移能力有关。随后,我们发现,C.pn感染可能通过促使IQGAP1酪氨酸和丝氨酸磷酸化而诱导血管新生。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pn感染的VEC内IQGAP1与N-WA......
作者:王蓓蓓;张丽莙 刊期: 2015- 10
-
ISO通过ADPRC、PI3K-Akt和FOXO3a上调MMP-9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
目的:探讨ISO引起的VSMC增殖与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VSMC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加0.9%NaCl;(2)ISO组,加ISO(10-7mol/L);(3)ISO+β-受体阻断剂组,加ISO同时给心得安(PROP,10-6mol/L);(4)ISO+AD-PRC抑制剂组,加ISO同时给ADPRC抑制剂2,2-二羟基偶氮苯(DHAB,10-6mol/L);(5)ISO+Akt......
作者:李玉明;李海涛;王新芳;王俊亚;李中秋 刊期: 2015- 10
-
自然杀伤T细胞通过IL-10拮抗高血压心肌重塑
目的:炎症和免疫细胞的活化参与心肌重塑的发生,已表明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variantnaturalkillerTcells,iNKT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调节组织的炎症反应。然而,目前iNKT细胞在心肌重塑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方法:血管紧张素II(1000ng?kg-1?min-1)灌注诱导心肌重塑的发生,植入缓释泵之前,给予自然杀伤T细胞的激动剂α-Galce。结果:血管紧张素II灌注3、7和......
作者:李文君;田翠;鄢雯;刘立新;王红霞;李汇华 刊期: 2015- 10
-
MG53通过调节NF-κB活性调控心脏辅助亚基KChIP2表达
瞬间外向钾电流(Ito,f)是心肌细胞AP复极化1期的重要电流。Ito,f由形成电流孔道的α亚基Kv4和调节β亚基KChIP2组成。研究发现,MG53是一种肌特异性的TRIM家族蛋白,在心电稳定性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研究发现,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使MG53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过表达,Ito,f显著增大;而通过RNAi降低心肌细胞MG53表达时,Ito,f明显减小。相应地,MG53对心肌细胞KChIP......
作者:刘杰 刊期: 2015- 10
-
FGF-2通过PI3K-PKB/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抗缺氧(H/R)/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新机制。方法:对各实验组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活力与凋亡,p-Akt、p-GSK-3β、Bcl-2、Bax、caspase-3前体(32kD)和活性体(17kD)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相比,H/R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活力,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下调p-Akt、p-GSK-3β、Bcl-2和caspase-3前体蛋......
作者:李国华;姜志胜 刊期: 2015- 10
-
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改善大鼠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模型,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1/2,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规则,界限清楚;模型组梗死心肌为大......
作者:李淑琴;武宇洲;朱嘉宝;邢茹 刊期: 2015- 10
-
心脏彩超在老年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老年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共63例老年患者(≥70岁),其中男36例,女27例,分为彩超组22例,常规组41例,比较各组间植入时间、起搏器脱落例数、并发症等。结果:在两组临时起搏器安植术中,彩超组的植入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在总并发症中彩超组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心脏彩超可以运用于老年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中。......
作者:宋国林;谭旭宏;王再群 刊期: 2015- 10
动态资讯
- 1
- 2 失血性休克后调控VSM舒缩功能的信号分子变化及意义
- 3 Ghrelin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 4 自由基清除剂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组织自由基代谢影响
- 5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 6 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G-CSF对aGVHD的影响
- 7 高原肺水肿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
- 8 肝细胞膜apoCIII受体的研究进展
- 9 休克肠淋巴液通过抑制F-actin表达提高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通透性
- 10 乳猪肝胶原水解物的制备及其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 11 甘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联素及CMKLR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12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内源性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的变化
- 13 杞菊地黄汤防治MNU诱导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效应
- 14 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初步分析
- 15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 16 联合氢气吸入的液体复苏方案对脓毒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 17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血管新生
- 18 山柰酚-3-O-芸香糖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TGFBR1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 19 单磷酸类脂A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氧自由基的影响
- 20 慢性缺氧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Kv1.3, Kv2.1, Kv3.1钾通道基因在急性缺氧时表达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