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β-内啡肽及其受体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β-内啡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β-EP通过何种阿片受体亚型介导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抑制中作用,以期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角度探讨创伤后免疫紊乱的机制.实验以正常大鼠脾细胞为靶细胞,以代表T细胞免疫功能的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及IL-2R的表达为观察指标,采用离体实验的方法,分别用β-EP抗血清、δ、κ高选择性受体拮抗剂nal......
作者:文爱清;刘良明;胡德耀 刊期: 2001- 11
-
快速减压后动物微循环和血细胞形态改变及高压氧治疗的效用
目的:探讨快速减压后动物微循环和血细胞形态改变的特点及其高压氧暴露治疗后的效用.方法:大鼠、豚鼠和家兔共70只,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用Ziess显微镜及TV录象系统检测了动物血细胞形态变化,用微循环显微镜观测了动物微血管形态结构改变.用ABS铸型技术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动物患减压病时肺微血管形态结构改变.实验时,动物置于加压舱内,加压至60m或100m,暴露60min或6min......
作者: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 刊期: 2001- 11
-
三七皂甙Rg1、Rb1对大鼠脑缺血、缺氧损害的保护及机理研究
目的:本文研究缺血再灌流时大鼠脑损害及脑细胞凋亡规律以及与转录因子的关系,探讨三七皂甙Rg1、Rb1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1)动物模型复制及实验分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Rg1组、Rb1组、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流模型,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麻醉后仰卧固定,取颈正中切口,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结扎并剪断颈外动脉......
作者:武凡;康格非;陆松敏;柏干荣;李伟文 刊期: 2001- 11
-
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动物的救治探讨
磷脂酶A2的抑制剂磷酸氯喹预处理治疗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动物和正常动物,大大延长和提高了动物在海水中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失血性休克动物浸入海水中1.5h,死亡率50%;而磷酸氯喹组存活率100%;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动物在15℃海水中存活时间平均为1.5h,而磷酸氯喹存活时间可达4h,平均存活时间大于2h。磷酸氯喹组血压、呼吸显著优于海水失血性休克对照组,磷酸氯喹组PLA2、MDA、LDH均明显下降。......
作者:陆松敏;刘建仓;李萍;郭素清 刊期: 2001- 11
-
阿片受体对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阿片受体是否参与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对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血管低反应性的调控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氨基甲酸乙酯和氯醛糖im麻醉,股动脉放血,MAP达3.73-4.26kPa,维持3h,每隔0.5hivNE6μg/kg,观察MAP的升高幅度及休克后血管反应性的时相变化,进一步于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期内选择多个时相点,ivNE6μL/kg或(和)阿片受体阻断剂,观察升压幅度,了解阿片受体的......
作者:胡德耀;开丽;刘良明 刊期: 2001- 11
-
重症休克难以治疗的机理
重症难治性休克(irreversibleshock)是目前休克研究的主攻目标之一。1985年我室曾报告重症休克治疗后微血管方面的两种现象(MicrovasRes1985,30:143):一为重症休克治疗后微血管流量不易恢复,出现大循环(血压)和微循环(流量)不同步恢复的现象;另一为重症休克时微血管对升压药物反应性减低,治疗后血压呈进行性下降。重症休克治疗后微循环流量曲线不易回升,动脉血压曲线进行性......
作者:赵克森 刊期: 2001- 11
-
绞股蓝总皂甙对休克家兔心肾ATP酶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内毒素休克家兔心肾ATP酶活力的作用。方法:家兔29只,体重(2.1±0.2)kg,雌雄不拘,由南华大学动物部提供。动物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n=9):经耳缘ivNS5mL*kg-1,10min后再注射NS0.9mL*kg-1。(2)内毒素组(n=10):经耳缘ivNS5 mL*kg-1,10min后再注射内毒素4 mL*kg-1。(3)GPS组(n=10)......
作者:唐朝克;胡弼;文格波;廖端芳 刊期: 2001- 11
-
犬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血液动力学变化
目的:由于海水的高渗和高碱的特殊性质,从理论上推测,胸部开放伤经海水浸泡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可能有别于普通胸外伤.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所致实验动物血液动力学变化,为研究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犬开放性气胸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于实验动物的右胸第4肋间作一个0.5cm的切口,进入胸腔后置入直径0.5cm的塑胶管并固定于胸壁以保证胸腔与大气相通.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
作者: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马聪 刊期: 2001- 11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作用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夹闭大鼠腹主动脉下段造成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4h再灌注8h组(I/R)、Sham+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组和I/R+AG组.后两组于......
作者:周君琳;凌亦凌;张君岚;史中立;王建钦 刊期: 2001- 11
-
过氧化氢对乳鼠心肌细胞核仁结构的损伤及HSP70的保护作用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为模型,观察过氧化氢(H2O2)对心肌细胞核仁结构的损伤作用以及HSP70对核仁结构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向体外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中加入含0.5mmol/LH2O2的无血清DMEM培基,观察3h后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采用甲苯胺兰(Toluidinblue)对核仁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核仁的结构变化,并采用电镜进一步观察核......
作者:王慷慨;肖卫民;蒋磊;邓恭华;尢家碌;肖献忠 刊期: 2001- 11
动态资讯
- 1 一例罕见的新的TCIRG1基因杂合性突变引起的婴儿恶性石骨症
- 2 小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及功能评价
- 3 松香酸通过诱导自噬减轻AGEs诱导的心肌H9c2 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反应
- 4
- 5 TIR/BB环拟似物AS-1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 6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7 益髓生血颗粒对β-地中海贫血患者SCF及EPOR mRNA表达的影响
- 8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G蛋白介导顶体反应中的作用
- 9 前列腺素E1预处理拮抗出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急性肺损伤
- 10 ATP敏感性钾通道突变与新生儿糖尿病iDEND综合征
- 11 一种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新方法
- 12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及其生物学作用
- 13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干预
- 14 外源性H2 S通过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调控高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15 长期甲状腺素刺激对大鼠心肌Ca2+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影响
- 16 广西人群S100 B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 17 ABCB4基因与胆汁淤积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8 中青年冠脉严重狭窄分布特点与风险因子的相关性
- 19 HO/CO通路激活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探讨
- 20 干扰素诱导蛋白Nmi与人巨细胞病毒皮层蛋白UL23相互作用区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