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第11期文章
  • MCI-154抗休克效应的血管机制

    目的:我们以前的研究已证明MCI-154抗休克效应的心脏机制为增加肌钙蛋白对Ca2+的敏感性.本文进一步研究MCI-154抗休克效果的血管机制.本实验分2部分.方法:1.MCI-154扩血管作用的体外研究:制备正常大鼠的胸主动脉环,观察10-8-10-10的MCI-154对不同浓度的NE,80mmol/L的KCl,3×10-6MPE及20mmol/L的caffiene收缩血管的影响,制备蜕膜胸主动......

    作者:江其生;胡德耀 刊期: 2001- 11

  • 不同复苏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CD11a、CD11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复苏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PMN表面CD11a、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0.9%NaCl(NS)、7.5%NaCl(HS)、5%NaCl-3.5%NaAc(HSA)三组,每组6只.动物麻醉后,自股动脉放血,于10min内使MAP下降至5.07-5.47kPa,维持90min.按4mL/kg体重分别注入NS、HS、HSA,5min内输完.随后输注三倍大失血......

    作者:周学武;胡德耀;刘良明 刊期: 2001- 11

  • CCK-8对内毒素休克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内毒素性休克(ES)大鼠脾脏和肺脏的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CK-8的受体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入LPS(8mg/kgiv)复制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μg/kgiv)、单独注入CCK-8(40μg/kg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分别于LPS注入后30min、2h和6h取脾脏......

    作者:孟爱宏;凌亦凌;赵晓云;单保恩;王建欣 刊期: 2001- 11

  • 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21℃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其同平原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比较.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平原失血性休克组和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运用四道生理记录仪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失血性休克模型:快速放血至50mmHg,维持低血压30min.平原失血性休克组在21℃室温下观察和测定血液动力学,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浸入21℃模拟海水中......

    作者:刘建仓;陆松敏;李萍;卢青军;郭素清;柏干荣 刊期: 2001- 11

  • 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定量分析大鼠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探讨失血性休克缺血缺氧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2h和5h组,采用计量电镜法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失血性休克2h,线粒体平均截面周长、长径、平均直径及其面密度、体密度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4%、27%、25%、26%、44%,失血性......

    作者:李伟文;陆松敏;武凡;柏干荣;刘建仓;李萍 刊期: 2001- 11

  •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一氧化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SIN-l(3-morpholinosydnonimine,SIN-1)对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ulmonaryarterysmoothmusclecell,PASMC)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l,HO-1)/一氧化碳(CO)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PASMC.分别以终浓度为0.1mmol、0.5mmol和1.0mmol......

    作者:周君琳;凌亦凌;金国华;黄新丽;王秋红 刊期: 2001- 11

  • 654-2治疗冷休克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654-2对休克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本文对64例冷休克患者连续应用654-2时胃肠蠕动功能及应激性溃疡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654-2以10-20mg/1h,iv,连续用药2d,停药后84%以上患者肠蠕动恢复好;但连续3d用药,停药后80%的患者肠蠕动不能恢复.(2)654-2以10-20mg/2h,iv连续2d,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29.1%;连续用药3d,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80%.......

    作者:杨春华;吴恒义 刊期: 2001- 11

  • 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F-actin和VE-cadherin细胞定位和结构的影响

    目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通过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F-actin和VE-cadherin的细胞定位和结构变化,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LPS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将EVC304细胞以1×108/L接种在微孔小皿上,培养至单层铺满皿底开始实验.对VE-cadherin的观察分为正常组、VE-cadherin一抗阴性对照组和LPSl00、200、300、400、500μg/L刺激组.LP......

    作者:宋力;黄巧冰 刊期: 2001- 11

  • 不同渗透压液体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渗透压液体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方法:Wistar大鼠30只,体重(280±25)g.随机分为:淡水浸泡组、等渗盐水浸泡组和人工海水浸泡组.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应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左侧股动脉插管用于放血和观察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接能量转换器和RM-6200四道生理记录仪.左侧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平均动脉......

    作者:卢青军;陆松敏;刘建仓;李萍;柏干荣;李伟文 刊期: 2001- 11

  • 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利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动物模型,观察休克时机体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从细胞水平上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造成机体缺血缺氧不可逆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休克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雄性家犬制成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分别于休克后30min、60min、120min测定心输出量、肺动脉压力、肺血流阻力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于120min时取其胸主动脉条做离体血管条测定血管......

    作者:段文卓;宫海民 刊期: 20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