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7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8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MCI-154抗失血性休克效应
目的:我室以前的工作已证明MCI-154对内毒素休克、失血性休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补充若干实验.方法:兔30mg/kg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股动脉插管肝素化,动脉放血至5.33kPa,维持2h,回输剩余血及2倍输血量生理盐水.分2组:对照组(N)给生理盐水,治疗组(M)给0.2mg/kgMCI-154(溶解在回输的生理盐水中).用彩色频谱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在不同时相点测兔MAP,心脏射血分数(EF......
作者:胡德耀;江其生;杜文华 刊期: 2001- 11
-
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收缩功能及变化特点.方法:Wistar大鼠30只,体重(280±25)g.随机分为:15℃海水浸泡组、21℃海水浸泡组和31℃海水浸泡组.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应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左侧股动脉插管用于放血和观察股动脉平均动脉压.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接能量转换器和RM-6200四道生理记录仪.左侧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平均动脉压(MA......
作者:卢青军;陆松敏;刘建仓;李萍;柏干荣;李伟文 刊期: 2001- 11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内一氧化碳对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内一氧化碳(CO)对一氧化氮(NO)及其衍生物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影响.方法:夹闭大鼠腹主动脉下段造成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4h再灌注16h(1/R)组、Sham十锌原卟啉(zincprotoporphyrin,ZnPP)组和I/R+ZnPP组.后两组于再灌注前15min或相应的假手术时间点给予......
作者:周君琳;凌亦凌;丁春华;史中立 刊期: 2001- 11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量HO-1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肾内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假手术(S),后肢单纯缺血(I),后肢缺血-再灌注(I-R)2h、6h、12h、18h、24h,后肢I-R18h+ZnPP(锌原卟啉)各组.夹闭双侧股动脉根部4h,开放2h-24h,制备I及I-R各组模型,I-R18h+ZnPP组,再灌注6h、12h时经股静脉注射ZnPP(每次5μ......
作者:史中立;凌亦凌;姚玉霞;张爱子;周君琳;谷振勇;黄新莉 刊期: 2001- 11
-
虎杖甙对LPS刺激下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虎杖甙(PD)对LPS刺激(模拟感染性休克)平滑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探讨虎杖甙抗休克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性的机制.方法: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DE-52纤维素层析方法初步提纯PKC,用组蛋白IIIS作为底物,用同位素闪烁计数的方法测量其活性(PKC活性单位用fmol*mg-1*min-1表示).实验分组如下(n=5):正常组(不加任何刺激),LPS刺激组(培养......
作者:王月刚;黄海潇;金春华 刊期: 2001- 11
-
休克再灌注后早期UCP-2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休克-再灌注大鼠肠上皮、骨骼肌、心肌细胞线粒体UCP-2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线粒体膜电位(MP)的影响,探讨休克再灌注后不同组织线粒体功能发生差异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取150-220gWistar大鼠,复制休克再灌注模型,差速离心法游离肠上皮、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用Westernblot法测量UCP-2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线粒体膜电位.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假手术)、单纯休克......
作者:郑文建;肖南 刊期: 2001- 11
-
失血性休克后调控VSM舒缩功能的信号分子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失血性休克后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及结果:本研究分3部分.1.调控正常VSMC舒缩功能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以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以测微网测定其长度变化为指标,在K-H液中分别观察PKC特异性激动剂PMA,特异性阻滞剂H7,CaM特异性阻滞剂W-7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为工具药,结果证明PMA可引起HVASMC收缩,H-7可明显抑制但W-7无明......
作者:江其生;胡德耀 刊期: 2001- 11
-
氧自由基在家兔低血容量性休克-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干预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再灌注氧自由基(oxygenfreeradicals,OFR)导致脏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家兔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保护组(II组)和未用地塞米松的非保护组(I组),检测血浆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平均动脉压(MAP)值.结果:休克前2组动物MDA及MAP均无统计学差异.休克90min时2组动物MDA明显升高(II组为5.31±0.17k......
作者:王万铁;徐正;林丽娜;金可可;王卫;李东 刊期: 2001- 11
-
电针对大鼠颅脑伤SS-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颅脑伤的作用机理.采用颅脑伤模型,电针治伤,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观察电针对颅脑伤时生长抑素(SS-mRNA)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1)颅脑伤组,(2)颅脑伤+电针组,(3)对照组.分别于8h、18h、24h、3d、5d、和7d取材.电针选用督脉经穴-百汇和大椎,疏密波,时间15min,每日一次共7d.所有标本经10%甲醛灌注固定,蔗糖脱水过夜,下丘脑、海......
作者:刘平;张留保;苏志达;陈泳宏;骆云;盛春宁 刊期: 2001- 11
-
线粒体DNA损伤与修复
高等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双链DNA,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共37个基因,共编码22个tRNA,2个rRNA和13条多肽;非编码区L链上有终止结合序列(TAS),H链起点OH,保守序列节段(CSB)Ⅰ、Ⅱ、Ⅲ,L链启动子(LSP)和H链启动子(HSP)等序列,控制mtDNA的复制和转录。mtDNA双链编码,全部转录,无内含子,有多个拷贝,一个基因执行多个功能。mtDNA比n......
作者:李伟文;陆松敏 刊期: 2001- 11
动态资讯
- 1 儿茶酚抑素对间歇低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
- 2 第三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简介
- 3 激活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经claudin-4调控下颌下腺旁细胞途径的通透性
- 4 细胞凋亡抑制剂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
- 5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PKD1-HDAC5-VEGF通路促进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
- 6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及内皮细胞P-选择素的变化
- 7 糖尿病前期患者循环miR-103b表达、临床意义及靶基因功能研究
- 8 TET2参与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SE/H2 S体系的调控作用
- 9 人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抗菌活性
- 10 基因交互作用预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11 MicroRNA-126-5p在阿霉素所致损伤心肌中的表达及作用
- 12 蛇床子素对转染APP595/596基因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 13 miR-483-5p通过上调IGF2基因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
- 14 48例广西结直肠癌p53基因突变分析
- 15 参麦注射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与左室重构的机制初探
- 16 黄芪加美乐心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 17 ICU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临床观察
- 18 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变化
- 19 内毒素受体CD14、TLR4在脂多糖(LPS)致小鼠肺、肝功能损伤中的变化
- 20 同源异型框基因Pem研究的概况